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和体能素质,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堪当强警时代重任的一流人才,根据《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山东警察学院学生体能达标测试暂行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方向,以警务化管理为核心,严格依法治训、按纲施训,规范训练管理、强化组训效果,严格考核标准,立足于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未来公安工作的实战需求,突出基础体能的达标训练和专业体能的发展训练,建立建设科学、系统、高效、实用的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训练工作机制。
二、目标任务
(一)加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学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能力和方法,培养锻炼习惯,树立良好的警察体育道德观,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警察意识和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三、职责分工
(一)教务处审核、下达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考核任务、考核成绩入档和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每学期公示一次体能考核成绩。
(二)学生处负责监督、检查考核结果的运用情况。
(三)实战技能教研部负责协助各系学员支队制定训练计划、指导训练和组织每学期的体能达标考核,定期组织各学员中队的学生干部体能组训能力培训班和不及格学生的体能提升培训班。
(四)各系学员支队负责早操体能训练和课外体能训练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各中队的训练出勤情况,落实考核结果的运用。
四、考核项目与成绩确定
(一)考核项目
1.男生:1000米、引体向上、立定跳远;
2.女生:800米、屈臂悬垂、立定跳远;
3.四年级学生增加10×4往返跑(男女生)、纵跳摸高(男女生)、仰卧起坐(女)等三个项目的考核。
(二)考核成绩确定
以百分制计算单项成绩和总评成绩,总评成绩及格标准为60分以上(含60分)。
有以下情况之一,为不及格:
1、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考核项目;
2、有一类项目的考核成绩低于35分(不含35分)。
五、考核方法
(一)考核对象:凡本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体能达标测试。
(二)实战技能教研部每学期组织一次基础体能达标考核,时间在每学期理论课停课复习前完成,详细记录各项成绩,计算总评成绩;考核未达标的学生有一次补测机会,由实战技能教研部统一组织。
(三)对于因伤病不能按时参加期末考核的学生,需出具三甲医院的诊断治疗证明,按照教务处规定流程办理缓考申请。
六、考核结果运用
(一)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考核等同于一门考试课程,其总评成绩纳入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总分,作为每名学生每学期学习成绩统计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实战技能基础体能年度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不能参加该学年的评先评优和立功受奖、不能担任学生干部。
七、工作要求
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训练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基础体能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实战技能课外基础的训练工作。
(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教务处、学生处、各系学员支队、实战技能教研部应加强协作,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切实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确保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训练工作达到预定目标、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明确责任
实战技能教研部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积极与各系学员支队协作,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警体小教员队伍,促进教与学、教与练的良性互动,解决好“要我训”变“我要训”的问题,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各系学员支队、大队及中队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安排早操和课外活动的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克服学、训矛盾,使体能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
实战技能基础体能的训练工作全面贯彻“警务化管理”的要求,严格训练过程中的组织纪律,强化学生的“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警察意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严格考核程序和考核标准。
(四)加强训练管理,搞好训练保障
要充分运用好现有训练场所和训练设施,科学计划、合理安排,力争使现有的训练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不断完善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训练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解决好“练好练坏一个样”的问题,做好训练的各项保障工作。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 实战技能教研部
2023年10月20日
附: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考核评分标准
实战技能基础体能考核评分标准
(一二三年级)
项 目 分 值 |
1000米(男) |
800米(女) |
引体向上(男) |
曲臂悬垂(女) |
立定跳远 |
男 |
女 |
(分′秒) |
(分′秒) |
(次) |
(秒) |
(米) |
(米) |
100 |
3′26″ |
3′23″ |
18 |
59 |
2.69 |
2.10 |
95 |
3′28″ |
3′26″ |
17 |
56 |
2.65 |
2.06 |
90 |
3′30″ |
3′29″ |
16 |
53 |
2.61 |
2.02 |
85 |
3′32″ |
3′32″ |
15 |
50 |
2.57 |
1.98 |
80 |
3′35″ |
3′35″ |
14 |
47 |
2.53 |
1.94 |
75 |
3′40″ |
3′40″ |
13 |
44 |
2.49 |
1.90 |
70 |
3′45″ |
3′45″ |
12 |
41 |
2.45 |
1.86 |
65 |
3′50″ |
3′50″ |
11 |
38 |
2.41 |
1.82 |
60 |
3′55″ |
3′55″ |
10 |
35 |
2.37 |
1.78 |
55 |
4′00″ |
4′00″ |
9 |
32 |
2.33 |
1.74 |
50 |
4′05″ |
4′05″ |
8 |
29 |
2.29 |
1.70 |
45 |
4′10″ |
4′10″ |
7 |
26 |
2.25 |
1.66 |
40 |
4′15″ |
4′15″ |
6 |
23 |
2.21 |
1.62 |
35 |
4′20″ |
4′20″ |
5 |
20 |
2.17 |
1.58 |
四年级加测项目考核评分标准
项 目 分 值 |
10米×4往返跑 |
纵跳摸高 |
1分钟 仰卧起坐 |
男 |
女 |
男 |
女 |
女 |
(秒) |
(秒) |
(米) |
(米) |
(次) |
100 |
9″2 |
10″2 |
2.90 |
2.55 |
43 |
95 |
9″5 |
10″5 |
|
|
41 |
90 |
9″8 |
10″8 |
2.85 |
2.50 |
39 |
85 |
10″1 |
11″1 |
|
|
37 |
80 |
10″4 |
11″4 |
2.80 |
2.45 |
35 |
75 |
10″7 |
11″7 |
|
|
33 |
70 |
11″0 |
12″0 |
2.75 |
2.40 |
31 |
65 |
11″3 |
12″3 |
|
|
29 |
60 |
11″6 |
12″6 |
2.70 |
2.35 |
27 |
55 |
11″9 |
12″9 |
|
|
25 |
50 |
12″2 |
13″2 |
2.65 |
2.30 |
23 |
45 |
12″5 |
13″5 |
|
|
21 |
40 |
12″8 |
13″8 |
|
|
19 |
35 |
13″1 |
14″1 |
|
|
17 |